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歷史week11筆記

第一節
世界經大戰濟─改革之苦(一)

(1)社會主義的社會問題:
社會主義的一大缺點 - 沒有一個有效的價格體系,無法向消費者和生產者傳遞任何物品值多少錢的信號;而這些價格則是使經濟有效運行的核心。
(2)為何自由市場會導致極權國家瓦解:
太多政府計畫意味著太多政府權力;政府對經濟的權力太大損害自由,使人們成為奴隸。既然自由是絕對的,那麼必須讓競爭體系完全依靠自身解決問題。如果有時候這意味著相當多的失業,那也是你所必須忍受的。

那些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弗裏德曼:
a)佔領方當局強制推行了一種體制,在這個體制中廣泛存在著工資和價格控制,他們想像可以以此來控制通貨膨脹,但是工資和價格控制當然永遠不能控制通貨膨脹。經濟基本上已經陷入了停滯狀態。
b)芝加哥學派意味著對政府干預最小的堅定信仰和強調把自由市場作為控制經濟的方式。

RALPH HARRIS:
  整個世界都籠罩在鐵幕的陰影之下,還有俄國的威脅、在東歐國家建立民主政府的失敗以及戰時出現的集體主義思想的流行。爭論總是圍繞沒有自由經濟是否也可能有民主政府而展開。你需要自由經濟;自由經濟是民主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基斯.約瑟夫:
  溫和的通貨膨脹似乎是保持充分就業、鼓勵增長和擴大社會服務的一種無痛苦方式。結果是我們今天在許多方面都比共產主義集團以外的任何發達國家更接近社會主義。


第二節
課程重點:世界經濟大戰─改革之苦(二)

蘇聯帝國瓦解的原因:
  前蘇聯是在俄羅斯帝國的衰敗上建立起來的,這個民族國家的共同體可以說是歷史的遺留。而沙俄在16至19世紀通過殘酷的武力,陸續兼併大大小小民族建立
軍事帝國的封建國家,長期對於境內非俄羅斯民族進行殘酷性的壓迫、剝削和統治,造成俄羅斯與非俄羅斯民族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
中央高度集權體制令各聯盟主體感覺不到憲法分權的權利。由於聯盟中央領導人確實存在違背法理之處,因此經常依靠權力施壓或鎮壓反對者,中央與各國長期存在嚴重的緊張狀態。而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模式,實際上剝奪作為聯盟主體加盟共和國應有的權力喪失。
民主集中的建黨原則才是蘇聯統治的關鍵。蘇聯能由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組成聯邦的關鍵因素,並非其憲法與分權制度安排,而是經由領導國家的共產黨採用民主集中的建黨原則,所有的政治權力掌握在蘇聯最高蘇維埃。最後的結果是因為共產黨的分裂、缺乏體制維持而致蘇聯解體。

俄羅斯改革失敗的原因:
  戈巴契夫在1985年從前輩們手中接下來的紅軍並不是一個堅強的部隊。在布里茲涅夫統治後期,由於超高的軍費開支和失敗的計劃經濟使然,蘇聯經濟已經停滯。年輕的戈巴契夫雖欲有所作為,但其改革卻不幸地讓紅軍變得更糟。在1986年,蘇共27大會議決定了軍隊改革的新方向。會中強調和平時期國家對國家的關係,並決定移除長期以來對外政策中的意識型態。蘇聯將基於「合理足夠」的建軍原則,調整部隊員額及相關資源的分配。1987年,「華沙公約組織」將戰略準則正式由「準備打一場戰爭」轉為「預防戰爭」。種種作為都代表了蘇聯大戰略概念的質變。在戈巴契夫任內,最重要的兩項政治措施是「改革」與「開放」,但這兩樣政策卻使得蘇聯紅軍遭受到永久性的傷害,沒有顯著成果可言。由「改革」方面來說,戈巴契夫的「軍事改革」只是降低部隊與軍工產業員額,擠壓國防投入,以使得政治與經濟改革有多的資源可供運用。然而此等作為卻引起了保守軍方的強大反彈,也發現了更多問題。另一方面,「開放」政策雖然讓部隊「徵兵制」與「募兵制」的孰優孰劣開始有了討論空間,但也因為資訊公開而暴露出部隊「不當管教」的黑暗面。再加上「阿富汗泥沼」等附加因素,「開放」政策嚴重打擊了部隊士氣,使得部隊在人民心中地位低落,讓更多役男想要逃避兵役,在心理上造成了蘇聯紅軍形象的土崩瓦解。

那些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傑裴裏.薩克斯(Jeffrey Sachs):
  蓋達從一開始就承受了巨大的政治攻擊,比如在他開始改革後還不到一周,國會的領導就要求政府辭職。
蓋達和他的同僚們想在自己被舊的共產黨體制摧毀之前,先下手為強,把經濟改革作為摧毀對方的一個政治武器,蓋達廢除了將私人企業作為犯罪行為的蘇維埃法。他相信一個高度自由的市場將會消滅短缺,而且會很快。

新增時間 : 2012-05-09 00:30:53 / 修改時間 : 2012-05-09 0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