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10 20:21:48

經濟大戰

二十世紀時,整個世界發生了許許多多的經濟問題,在處理這些經濟議題的過程中,各國政府皆面臨了相同的經濟抉擇,那就是-究竟是誰來掌握經濟大權?政府應遵循凱因斯學派的理念,積極干預市場嗎?抑或是崇尚海耶克的無為理念,交由市場機能自行調整呢?海耶克的自由市場理念與凱因斯的有為政府理念之間的論爭,經過了一個世紀的驗證,似乎有了明顯的結論。科技與政治變革,將是塑造全球經濟的動力來源。

  自從1776年亞當史密斯提出國富論,強調市場機能會自動調節經濟,政府應制訂完善的法規與市場規範,不應進行任何干預市場的行為,各國政府莫不遵循著此理念制訂經濟政策。直到30年代,古典學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爆發經濟大恐慌,其餘各國也皆面臨相同的問題,而古典學派學者卻束手無策。此時凱因斯提出一般理論,認為政府應積極干預市場,擴大政府支出有助於解決失業問題,至此,大多數國家紛紛拋棄古典理論,轉而投向凱因斯的懷抱。50年代至70年代,各國皆盛行凱因斯理論,主張政府應積極干預市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