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重大災害
《特別企畫》
中橫重建?至少需要等十年
封山跟重建都有人罵
中橫公路在敏督利颱風後又再度重創,中央宣告要讓中橫休息,地方卻認為這是中央對原住民部落的放棄。中橫——這條橫貫台灣雪山、中央山脈的巨龍,究竟該何去何從?
文‧陳雅玲
中橫該不該重建?目前是台灣政治上一道最難解的習題。
今年敏督利颱風造成的七二水災過後,行政院長游錫?、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宣告中橫上谷關到德基路段封山。因為九二一地震後,這段路共花了十多億元暫時打通,卻連一天都還沒有通車,就被桃芝和敏督利颱風造成的水災兩度沖毀。因此,「應該把中橫還給自然,讓大地好好休息。」
然而這個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向,無法為地方官員與人民所接受。台中縣長黃仲生指出,中橫是和平、梨山地區的交通命脈,政府不能棄當地居民與經濟於不顧,「將好山好水的梨山地區變成窮山惡水,台中縣政府絕對與民意站在同一陣線。」台中縣和平鄉東勢地區的居民也指責政府無能,鄉民將自行動工,一刀一斧重建家園。
地方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對中央的封山和廢耕政策大加撻伐可以理解;沒想到連部分生態學者,這次都重批中央決策失當。
任教於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的陳玉峰說,封山和遷村牽涉到人民切身利害,應該由人民凝聚相當共識之後,由下而上提出封山或遷村的主張,如此遭到的阻力也是最小的。他提醒,中央現在這種由上而下的命令式封山或遷村政策,恐怕有違憲的疑慮。
危險!
地震造成地形不穩定
然而,由地質學家的角度來看,中橫的上谷關到德基路段,不但至少應該封山休息十年以上,而且將來就算要重建,也必須另行選線,「以『有錢人的做法』來施工,」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黃健政說。
這麼建議,並不是要「懲罰」所謂「濫墾濫伐」的原住民,而是因為造成災害的罪魁禍首,正是人力不可扭轉的地震與風災。
「以我們的看法,過度開發所誘發的山崩只占很小的比率,不足三%,」黃健政指著衛星照
片上谷關到德基一帶,用筆圈得密密麻麻的崩坍地區表示,中橫七二水災後的嚴重山崩與土石流,主要原因是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因為崩塌處絕大多數都在大甲溪上游人跡罕至、九二一震度五級以上的地方。」
地震造成山崩,地形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穩定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朱傚祖博士指出,一九八六年美國出版的地質期刊(Geology)上,有一篇由地質學家Pearce針對紐西蘭一九二九年南島北部大地震所做的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地震五十年過後,當地河流的輸砂量,仍然比地震之前還高。也就是說,長達五十年的歲月,由地震誘發的山崩、土石,還沒有完全被河流搬運完畢,地質仍未完全穩定。
「這個例子非常值得我們借鏡,」朱傚祖表示,那次的地震規模達芮氏七‧七,和集集大地震相當;此外,紐西蘭南島的地質、氣候條件與台灣也非常接近,同樣有大斷層(南阿爾卑斯斷層),同樣是板塊聚合擠壓之處,而且,紐西蘭南島的雨量比台灣還多。研究顯示,河流含砂量會隨時間而衰減,前面五年至十年可能去掉五○%以上,後面越來越少。「在最前面的五年到十五年之間,中橫會出現頻繁的災害。這時候去搶通,不但危險,而且徒勞。」黃健政說。
針對台灣九二一地震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論點。劍橋大學與台大地質系與地理系合作,於今年八月發表於︽美國地質雜誌︾(Geology)上的研究指出: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一九九九年集集地震,造成中橫路線兩萬多個山崩地,面積達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二○○一桃芝颱風,造成三萬多個山崩,面積擴大到五百平方公里,其中八○%與集集地震有關。
研究還發現,集集地震造成的山崩,在桃芝、納莉颱風後,只有一三%進入河川。參與這項研究的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主任林俊全說,敏督利過後,谷關附近大甲溪河床竟然一下子就堆出三十公尺高的砂石,「一夕間升高了十層樓,」他說,以此來看,「集集地震造成的山崩,還有絕大部分留在崩塌處,伺機而下。」
雪上加霜的是,過去五年為了「搶通」谷關到德基段,將崩塌的土石直接推下大甲溪河岸,造成坡面完全裸露,更使得此處遇雨就崩,大雨大崩。也因此,「本來大家以為台灣地震帶可以像日本神戶地震一樣,五年後就穩定,沒想到集集大地震到今年滿五年,敏督利又摧毀了大家的預期,」林俊全說。
更悲觀的是,每一次颱風除了將更多的山崩土石沖刷到河川裡「洗去浮額」;另一方面其驚人雨量還會造成新的山崩。「所以問題真是不單純,地震加上颱風,未來恐怕成為常態現象,」朱傚祖說,只能期待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讓植被快速生長,使坡面漸漸進入較穩定的狀況。
觀察!
至少要經過十至十五年
林俊全認為,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停、聽、看」,先觀察,再行動,否則,就是把有限資源丟進大海。至於該觀察多久呢?朱傚祖認為,至少要經過兩個「強烈聖嬰現象週期」(大約十到十五年),讓山崩地經過氣候的考驗再說。
「台灣地形侵蝕的劇烈程度全世界少見,」朱傚祖說,一九九二年《美國地質期刊》(Journal of Geology )有一篇關於全世界二百八十條河川的統計,他推算發現,一九七○年到一九九○年之間,台灣河流每年總輸砂量達四億公噸,是全世界平均量的八十倍;集集地震後,又比之前的統計多了四倍。也就是說,台灣山崩、土石流,使台灣現今地表流失的侵蝕量,是人家的三百倍。
「十年內動工危險太大。十年後就算要動工,也必須放鬋礎雩蘀u。」黃健政表示,谷關到德基有上百個坍塌處,地形已經十分破碎。況且四、五十年前開中橫時,經費拮据,採用「窮人家的做法」,不是沿河谷而建,就是直接開在斜坡上,「容易施工,但是後患無窮。」
他解釋,過去在山坡上開路,都是直接挖去山坡底部的「坡腳」,因此,上方的岩層如果沒有被好好支撐,就會一層一層的滑下來。此外,以往道路要造橋過河時,都選河谷最狹窄處,以便施工、節省經費。但是大水一來,浮木、巨石沖下,就像漏斗的嘴被塞住,形成堰塞湖,最後沖垮,瞬間爆發的大水和土石,一定會造成重大災害。
借鏡!
紐西蘭花大錢做工程研究
「台灣國民所得提高了,要朝先進國家看齊,」他認為,以後做工程,一定要採取「有錢人的作法」。他舉例,紐西蘭做一個水庫,三分之一經費用來建造水庫本體,三分之二用來做事先的地質、水文、生態調查,以及做上游的攔砂壩、魚梯等工程。
「這些都需要花時間、花錢。」黃健政說,當然我們資源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工程都改用這樣的高標準,但是至少應該一步一步來。而中橫這十多年暫停修復,並不是什麼停下來都不做,而是要開始調查地質,為日後選線、工程設計作基本工。
重建不重建先看研究報告
中橫公路究竟該重建,還是廢棄?除了地質因素,還牽涉到更根本的「定位」問題。
早年中橫是橫貫台灣的經濟動脈,無論是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的森林資源、沿線的蘋果、高麗菜等高山農作、東西向人與貨物的運輸,都靠這條犧牲了一百零二位榮民工程人員所克難打造出來的道路。
目前,梨山一年的農業總產值約六十四億元,占台中縣的四○%。如果中橫不修建,將使梨山農產品每年增加運輸成本三億元。
然而中橫開通近五十年來,台灣經濟、環境生態背景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以交通來說,今天已經有發達的空運取代台灣東西兩岸間的往來需求;以高山農作來說,我國已經加入WTO,進口水果比自己種的更物美價廉。
另外,以森林資源來說,過去著眼於「開發」,今天著重於保育,不但保育野生動、植物,更涵養台灣東西兩側城市的重要水源。
至於觀光價值,其實只要安全,並不完全受道路品質影響。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表示,他最近接到澳洲著名旅遊書出版社「寂寞星球」作家羅伯凱利來信,建議將中橫保留為生態旅遊使用,改造為「登山健行及山野自行車步道」,羅伯凱利願意在「寂寞星球」書中,向國際觀光客極力推薦這條路線。
然而如此一來,封山、遷村,將衍生很大的政治問題。
「現在不管決定建還是不建,都是走極端。」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朱傚祖認為,我們不能再以任何基本教義派的觀念來做事,而是需要以科學性的瞭解,從地質條件、經濟效益、生態考量、財務能力等長期多方研究,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2004-10-18/商業周刊/882期/P.148 】
http://udndata.com/ndapp/bsw/BswStory?udndbid=bsw&newsid=16374&no=3&SearchString=%B6%B0%B6%B0%A4%6A%A6%61%BE%5F
中橫重建?至少需要等十年
封山跟重建都有人罵
中橫公路在敏督利颱風後又再度重創,中央宣告要讓中橫休息,地方卻認為這是中央對原住民部落的放棄。中橫——這條橫貫台灣雪山、中央山脈的巨龍,究竟該何去何從?
文‧陳雅玲
中橫該不該重建?目前是台灣政治上一道最難解的習題。
今年敏督利颱風造成的七二水災過後,行政院長游錫?、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宣告中橫上谷關到德基路段封山。因為九二一地震後,這段路共花了十多億元暫時打通,卻連一天都還沒有通車,就被桃芝和敏督利颱風造成的水災兩度沖毀。因此,「應該把中橫還給自然,讓大地好好休息。」
然而這個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向,無法為地方官員與人民所接受。台中縣長黃仲生指出,中橫是和平、梨山地區的交通命脈,政府不能棄當地居民與經濟於不顧,「將好山好水的梨山地區變成窮山惡水,台中縣政府絕對與民意站在同一陣線。」台中縣和平鄉東勢地區的居民也指責政府無能,鄉民將自行動工,一刀一斧重建家園。
地方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對中央的封山和廢耕政策大加撻伐可以理解;沒想到連部分生態學者,這次都重批中央決策失當。
任教於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的陳玉峰說,封山和遷村牽涉到人民切身利害,應該由人民凝聚相當共識之後,由下而上提出封山或遷村的主張,如此遭到的阻力也是最小的。他提醒,中央現在這種由上而下的命令式封山或遷村政策,恐怕有違憲的疑慮。
危險!
地震造成地形不穩定
然而,由地質學家的角度來看,中橫的上谷關到德基路段,不但至少應該封山休息十年以上,而且將來就算要重建,也必須另行選線,「以『有錢人的做法』來施工,」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黃健政說。
這麼建議,並不是要「懲罰」所謂「濫墾濫伐」的原住民,而是因為造成災害的罪魁禍首,正是人力不可扭轉的地震與風災。
「以我們的看法,過度開發所誘發的山崩只占很小的比率,不足三%,」黃健政指著衛星照
片上谷關到德基一帶,用筆圈得密密麻麻的崩坍地區表示,中橫七二水災後的嚴重山崩與土石流,主要原因是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因為崩塌處絕大多數都在大甲溪上游人跡罕至、九二一震度五級以上的地方。」
地震造成山崩,地形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穩定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朱傚祖博士指出,一九八六年美國出版的地質期刊(Geology)上,有一篇由地質學家Pearce針對紐西蘭一九二九年南島北部大地震所做的研究報告,研究發現,地震五十年過後,當地河流的輸砂量,仍然比地震之前還高。也就是說,長達五十年的歲月,由地震誘發的山崩、土石,還沒有完全被河流搬運完畢,地質仍未完全穩定。
「這個例子非常值得我們借鏡,」朱傚祖表示,那次的地震規模達芮氏七‧七,和集集大地震相當;此外,紐西蘭南島的地質、氣候條件與台灣也非常接近,同樣有大斷層(南阿爾卑斯斷層),同樣是板塊聚合擠壓之處,而且,紐西蘭南島的雨量比台灣還多。研究顯示,河流含砂量會隨時間而衰減,前面五年至十年可能去掉五○%以上,後面越來越少。「在最前面的五年到十五年之間,中橫會出現頻繁的災害。這時候去搶通,不但危險,而且徒勞。」黃健政說。
針對台灣九二一地震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論點。劍橋大學與台大地質系與地理系合作,於今年八月發表於︽美國地質雜誌︾(Geology)上的研究指出: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一九九九年集集地震,造成中橫路線兩萬多個山崩地,面積達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二○○一桃芝颱風,造成三萬多個山崩,面積擴大到五百平方公里,其中八○%與集集地震有關。
研究還發現,集集地震造成的山崩,在桃芝、納莉颱風後,只有一三%進入河川。參與這項研究的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主任林俊全說,敏督利過後,谷關附近大甲溪河床竟然一下子就堆出三十公尺高的砂石,「一夕間升高了十層樓,」他說,以此來看,「集集地震造成的山崩,還有絕大部分留在崩塌處,伺機而下。」
雪上加霜的是,過去五年為了「搶通」谷關到德基段,將崩塌的土石直接推下大甲溪河岸,造成坡面完全裸露,更使得此處遇雨就崩,大雨大崩。也因此,「本來大家以為台灣地震帶可以像日本神戶地震一樣,五年後就穩定,沒想到集集大地震到今年滿五年,敏督利又摧毀了大家的預期,」林俊全說。
更悲觀的是,每一次颱風除了將更多的山崩土石沖刷到河川裡「洗去浮額」;另一方面其驚人雨量還會造成新的山崩。「所以問題真是不單純,地震加上颱風,未來恐怕成為常態現象,」朱傚祖說,只能期待台灣高溫多濕的氣候讓植被快速生長,使坡面漸漸進入較穩定的狀況。
觀察!
至少要經過十至十五年
林俊全認為,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停、聽、看」,先觀察,再行動,否則,就是把有限資源丟進大海。至於該觀察多久呢?朱傚祖認為,至少要經過兩個「強烈聖嬰現象週期」(大約十到十五年),讓山崩地經過氣候的考驗再說。
「台灣地形侵蝕的劇烈程度全世界少見,」朱傚祖說,一九九二年《美國地質期刊》(Journal of Geology )有一篇關於全世界二百八十條河川的統計,他推算發現,一九七○年到一九九○年之間,台灣河流每年總輸砂量達四億公噸,是全世界平均量的八十倍;集集地震後,又比之前的統計多了四倍。也就是說,台灣山崩、土石流,使台灣現今地表流失的侵蝕量,是人家的三百倍。
「十年內動工危險太大。十年後就算要動工,也必須放鬋礎雩蘀u。」黃健政表示,谷關到德基有上百個坍塌處,地形已經十分破碎。況且四、五十年前開中橫時,經費拮据,採用「窮人家的做法」,不是沿河谷而建,就是直接開在斜坡上,「容易施工,但是後患無窮。」
他解釋,過去在山坡上開路,都是直接挖去山坡底部的「坡腳」,因此,上方的岩層如果沒有被好好支撐,就會一層一層的滑下來。此外,以往道路要造橋過河時,都選河谷最狹窄處,以便施工、節省經費。但是大水一來,浮木、巨石沖下,就像漏斗的嘴被塞住,形成堰塞湖,最後沖垮,瞬間爆發的大水和土石,一定會造成重大災害。
借鏡!
紐西蘭花大錢做工程研究
「台灣國民所得提高了,要朝先進國家看齊,」他認為,以後做工程,一定要採取「有錢人的作法」。他舉例,紐西蘭做一個水庫,三分之一經費用來建造水庫本體,三分之二用來做事先的地質、水文、生態調查,以及做上游的攔砂壩、魚梯等工程。
「這些都需要花時間、花錢。」黃健政說,當然我們資源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工程都改用這樣的高標準,但是至少應該一步一步來。而中橫這十多年暫停修復,並不是什麼停下來都不做,而是要開始調查地質,為日後選線、工程設計作基本工。
重建不重建先看研究報告
中橫公路究竟該重建,還是廢棄?除了地質因素,還牽涉到更根本的「定位」問題。
早年中橫是橫貫台灣的經濟動脈,無論是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的森林資源、沿線的蘋果、高麗菜等高山農作、東西向人與貨物的運輸,都靠這條犧牲了一百零二位榮民工程人員所克難打造出來的道路。
目前,梨山一年的農業總產值約六十四億元,占台中縣的四○%。如果中橫不修建,將使梨山農產品每年增加運輸成本三億元。
然而中橫開通近五十年來,台灣經濟、環境生態背景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以交通來說,今天已經有發達的空運取代台灣東西兩岸間的往來需求;以高山農作來說,我國已經加入WTO,進口水果比自己種的更物美價廉。
另外,以森林資源來說,過去著眼於「開發」,今天著重於保育,不但保育野生動、植物,更涵養台灣東西兩側城市的重要水源。
至於觀光價值,其實只要安全,並不完全受道路品質影響。
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表示,他最近接到澳洲著名旅遊書出版社「寂寞星球」作家羅伯凱利來信,建議將中橫保留為生態旅遊使用,改造為「登山健行及山野自行車步道」,羅伯凱利願意在「寂寞星球」書中,向國際觀光客極力推薦這條路線。
然而如此一來,封山、遷村,將衍生很大的政治問題。
「現在不管決定建還是不建,都是走極端。」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朱傚祖認為,我們不能再以任何基本教義派的觀念來做事,而是需要以科學性的瞭解,從地質條件、經濟效益、生態考量、財務能力等長期多方研究,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
【2004-10-18/商業周刊/882期/P.148 】
http://udndata.com/ndapp/bsw/BswStory?udndbid=bsw&newsid=16374&no=3&SearchString=%B6%B0%B6%B0%A4%6A%A6%61%BE%5F